工控電路板維修的要點就是:找出“壞件”,不管什么電路板,無非就是一些電子元件的組合,從理論上說,只要保證電路板上每一個元器件都是好的,那么可以認為這塊電路板也就正常(排除調試及軟件的因素)。進一步推定,在維修一塊壞板時,只要檢修人員逐個確認元件的好壞,直到找到壞件為止,然后把壞件更換,也就可以修好這塊電路板了。因此,理論上,一個維修者可以不懂電路,可以不關心電路板品牌和型號,可以不關心電路板的工作原理、應用及操作方法,他只需關心每個電子元件的好壞,只要會測定每一個電子元件的好壞即可。這就給維修工作所涉及的行業范圍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,小到身邊的小家電,大到工廠的重型設備,都可以用這個思路來開展維修工作。
元件的損壞原因和機制多種多樣,有些由制造工藝決定,有些由電路設計缺陷導致,有些由環境因素引起,還有些拜人為操作所賜。所以,想要高質量的完成維修工作,就必須對相關的電子元件有著深刻的認識,除了解其外觀、參數、測試方法以外,還要對制造工藝和損壞的統計規律有所熟悉,知道哪些東西容易壞,哪些東西不容易壞。這樣在開展檢修工作時就可有所側重,避免盲目性,節省工作量。
同是一類元件,制造工藝的差異決定了元件的壽命和可靠性表現。比如同為電路板的濾波電解電容,有普通電解電容,有固態電解電容。普通電解電容介電材料為電解液,它的固有工藝特點決定了長時間工作情況下,這種電容必定會出現電解液干涸、漏電、ESR增加等種種老化變質情況,這會導致各種電路故障。而固態電解電容的介電材料為導電性高分子,因為所謂的“固態”工藝,所以不存在普通電解電容那些問題。
電路的設計缺陷會導致批次問題。電路設計人員對某些元件的功率、耐壓、溫度參數取值欠妥,短時間可能故障體現不出來,但元件已經基本處于“滿負荷”工作狀態,參數裕度甚少,時間一長,故障就陸續出來了。曾經維修某品牌的無線終端,經常有LCD顯示器不亮的故障,經檢查,每次都是開關電源芯片反饋電路的一個千歐電阻損壞所致。此電阻是0805封裝的貼片電阻,功率為0.125W,但是此電阻長期工作在15V,計算其實際功率為0.1125W,接近滿負荷,難怪容易壞了。
工業環境往往比較惡劣,許多設備工作在高溫、高濕、多塵、油污、鹽霧環境中,還有電網沖擊、諧波干擾、自然雷擊等等惡劣環境。雖然設備在設計時有所考慮、但實際情況往往難以預料,特別由于成本等因素,不少設備的工作環境未能按照設計要求來嚴格控制,糟糕的設備工作環境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元件的損壞。在檢修這一類故障時,就要把環境因素較為可能導致的元件損壞考慮進去。
有些設備的損壞是由人為錯誤引起,這類故障大多是因為搞錯電壓或接錯線,還有不按正常操作規程操作,機器長期大負荷引發的故障,還有不成功的維修導致的故障擴大等。